欢迎来到郑州市律师协会官方网站! 会员登录
网上投稿 律所查询 律师查询
郑州市律师协会承办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第一季度“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的挑战
作者:郑州市律师协会 日期:2025-03-29 阅读:126 次

2025年3月29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郑州市律师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河南校友会联合承办、郑州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和律师学院联合协办的“陕公大学堂”2025年河南第一季度公益讲座在郑州市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玉章特聘教授、法学院和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王旭主讲。河南省委原副秘书长、省直工委原书记王群,郑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会长赵虎林,郑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委员、副会长甄青锋,郑州市律师协会副监事长王峰,郑州市律师协会理事、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上官绪波,郑州市律师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副主任马德方、段胜亚、李杰等出席。郑州市律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代表270余人齐聚一堂,座无虚席;线上3500余人次观看讲座,点赞2511次。讲座由赵虎林会长主持。

王旭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的挑战”为题作主旨演讲。他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对法律体系的深刻影响及应对策略。他指出,AI技术发展正推动法律体系从“数据驱动型社会”向“AI连接型社会”演进,这一变革将重塑全球法治秩序。他分析,当前AI发展已呈现两个阶段特征:在数据驱动阶段,主要面临数据隐私泄露和滥用问题;而在更高阶的AI连接型社会,深度伪造等新兴技术将对犯罪认定、侵权责任等传统框架带来根本性挑战。他特别强调AI可能导致的“法治逆全球化”风险。他认为,各国为应对AI挑战可能采取封闭立法策略,这将冲击现有的国际法治统一性,甚至可能回归中世纪各国孤立的法律体系;在国内法层面,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都需要针对AI带来的领土界定、财产所有、数据监管等问题进行重大调整。面对这些挑战,他提出中国需在国际层面主导全球数字治理新型规则制定,在国内加快推进涉AI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在司法领域强化技术应用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等三个维度构建应对体系。“AI时代的法治建设不是简单的规则修补,而是文明形态的重构。”他最后表示,只有主动适应AI技术变革,才能确保法律体系继续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王教授的分享立足历史发展的长远视角,紧扣当前AI技术演进的紧迫性,既展现了法学研究者深厚的理论素养,又体现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通过系统梳理人工智能对法律体系的多层次影响,为在场听众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激发了与会听众,尤其是律师听众的深刻思考与广泛共鸣。

服务窗口
业务办理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3:00-17:00
联系电话
综合部-办公电话
55287379 55387707
党建部-党办电话
55007351 55007751
宣传部-办公电话
55007275
业务部-办公电话
55007375
会员部-办公电话
55007525、55686779
公众服务
律师黄页
律所黄页
我要投诉
我要维权
管理系统
技术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