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纪念《仲裁法》颁布三十周年--共促商事仲裁服务体系发展研讨会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律师协会主办,由郑州市律师协会、郑州仲裁委员会承办。
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时志强,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副秘书长蒋红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部执行部长张安毅、郑州仲裁案件受理中心主任柴青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开幕式由郑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燕燕主持。
时志强副厅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仲裁法》颁布30年来中国仲裁制度的发展历程及河南商事仲裁取得的成就,分析面临的挑战,提出仲裁对公正及时化解纠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着力培育中部地区一流仲裁机构,更好发挥仲裁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中的积极作用。
(蒋红梅副秘书长致辞)
蒋红梅副秘书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强调了贸仲在国际仲裁中的地位和对国家战略服务的贡献,介绍了贸仲处理案件的情况和仲裁规则的创新,展望了仲裁法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今年贸仲举办中国仲裁周活动开展情况,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会推动中原地区商事仲裁服务体系的发展。
(张安毅部长致辞)
张安毅部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育成就和法学学科的发展,强调了仲裁在解决纠纷中的优势,并表达了对专家学者为学校法学学科发展提供建议的期待。
(柴青主任致辞)
柴青主任在致辞中回顾了《仲裁法》30年来对中国社会繁荣稳定的贡献,介绍了郑州仲裁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发展成就和近五年的工作成果,并表达了与各方精英共同推动郑州商事仲裁事业发展的愿望。
(李燕燕副会长主持开幕式)
主旨演讲环节,贸仲仲裁员、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家智库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专家王瀚教授围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实践的新动向与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作主旨演讲。王瀚教授通过丰富的数据对比强调了从战略视角积极谋划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新动向,强调了国际民商事程序统一立法的进展、国际司法协助的依赖性增加、全球化与争议解决机制的融合、争议解决在营商环境评估中的重要性、互联网技术在争议解决中的应用,以及涉外法律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指出了构建全球法律利益交汇点和战略支点的重要性。
(王瀚教授作主旨演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郑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马家昱围绕“郑州高质量发展契机中的外向型仲裁建设”作主旨演讲。马家昱教授探讨了郑州在国家级中心城市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建设外向型仲裁体系,分析了郑州的产业优势、新兴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进展,讨论了高质量发展对仲裁制度提出的新要求,包括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需要和仲裁员的专业发展。马家昱教授强调了仲裁在服务营商环境、反哺郑州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司法支持仲裁、加强仲裁辅助队伍建设等打造区域性仲裁高地的具体措施的建议。
(马家昱副教授作主旨演讲)
在“完善仲裁服务效能,促推仲裁高质量发展”议题研讨环节,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靳建丽、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徐英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赵莉、刘彤、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丁亮、河南省律师协会国际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军权、中建七局副总法律顾问吕洪波、郑州市律师协会涉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祥恩、陆希和贸仲丝绸之路仲裁中心案件经办人王晓曈围绕仲裁侵犯案外第三人利益救济、临时仲裁、国际商事仲裁困境、纠纷预防和化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提升仲裁公信力、推动仲裁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该议题由郑州仲裁案件受理中心仲裁一处处长薛自坤主持。
(圆桌交流,嘉宾发言)
(赵虎林会长作闭幕致辞)
最后,郑州市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郑州市律师协会会长赵虎林作闭幕致辞。赵会长表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是郑州市律师协会服务中原地区民商事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涉外法治建设能力的具体举措。郑州市律师协会将积极携手各方,为构建更加广泛的仲裁法律职业共同体,为仲裁公信力建设和仲裁法律制度完善贡献郑州律师力量。
供稿:郑州市律师协会涉外专业委员会